夏秋季是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作为两种常见的蚊媒传染病,症状相似配资资讯门户网,容易混淆。了解这两种疾病有助于科学识别和预防。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仅有一个血清型;而登革热则由登革病毒引起,有四个血清型。这两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相同,都是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这两种疾病。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初次感染登革热后对相同血清型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可能增加重症风险。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2天,通常3-7天。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通常5-9天。
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基孔肯雅热患者常出现游走性关节痛,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急性期多个关节出现疼痛或关节炎表现,可伴有肿胀或僵硬,晨间较重,严重者不能活动,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皮疹多在发病后第2-5天出现,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正常,部分伴瘙痒,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登革热患者急性起病,突发高热,伴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症状,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等。皮疹多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皮下血肿、血尿、脏器损伤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中,这两种疾病均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登革热还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预防措施包括清除蚊虫孳生地,如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减少伊蚊繁殖,以及防蚊叮咬,使用驱蚊剂、蚊帐,穿长袖衣物。
登革热高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基孔肯雅热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流行,近期我国佛山顺德区报告本地疫情。
近期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配资资讯门户网,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旗开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